福田康明斯
作者:赵小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研究员)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具有穿越时空的强大感召力,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新时代新征程,要更加注重长征精神的日常化、具象化、信仰化弘扬和传承,从中汲取养分,获得力量,从而为筑牢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注重日常化弘扬
长征永远在路上,历史的长征已经远去,当代人的长征还在继续。长征精神永不过时,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长征精神都是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新时代要注重将长征精神融入生活、融入日常,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宣传,推动生活化、生动化弘扬。
一是更加注重与日常纪念活动的融合。除国家层面的重大纪念活动外,各地特别是长征沿线地区要加大对长征出发日、长征会师日、长征胜利日,长征中的重要会议召开日、重大战斗发生日等资源的利用,通过及时集中有效的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增进人们对长征精神的感悟。要加大对长征中红军度过的传统节日、举行的体育活动、参与的民俗活动等资源的阐发,通过深化细化的发掘整理,推陈出新,增进人们对长征文化的认同。要加大对长征英烈的宣传,在烈士诞辰日、烈士牺牲日、烈士纪念日、清明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全方位、立体化宣传长征英烈事迹,精心组织和安排纪念活动,让不能忘却的纪念更加深入人心。
二是更加注重与日常教育教学的融合。要充分借鉴《金色的鱼钩》《老山界》《丰碑》等长征故事进教材的成功经验,抓早抓小,继续在国民教育教学过程中普及长征文化、传承长征精神。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及相关主题教育的开展,将长征精神融入党史党性党纪学习教育过程,丰富教育内容,增强教育效果。要找准长征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将长征历史的教科书功能最大化、将长征精神的营养剂功能最优化。要充分挖掘红军与少数民族群众同甘共苦的故事、长征中的战略战术思想、红军将士救国救民的伟大壮举等,整合这些素材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注入源头活水。
三是更加注重与日常文化生活的融合。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适时推出更多反映长征、新长征的精品力作,用长征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精神生活,靠长征精神鼓舞和教育一代又一代奋斗者。要借助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高度统一的长征主题精品展陈展示长征文化的魅力,以文化人,彰显长征精神的时代伟力。要推动文旅的深度融合,精心谋划,推出标志性线路,让大众在长征沿线深度旅游活动中近距离领略长征文化,沉浸式感悟长征精神。
注重具象化弘扬
精神是抽象的,人的创造性活动及其产物却能将抽象的精神具象化。斗转星移、沧海桑田,长征已成为国家记忆,长征精神已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新时代要注重长征精神的研究阐释、创造性创新性展示和传播,推动长征精神、长征文化的具体化、具象化弘扬。
一是加强对长征精神的研究和阐释。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和发展。要加强对长征精神的研究和阐释,特别是坚持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研究长征精神同伟大建党精神的关系,研究长征精神同苏区精神、遵义会议精神,以及新长征路上的改革开放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的内在联系,彰显长征精神的贯通性、时代性。要加强对长征精神的研究和阐释,特别是长征精神的赋能化呈现,总结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小康长征”的成功经验;揭示生态文明建设“绿色长征”的一般规律性;阐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长征”的必然性。要加强对长征精神地方印记的研究和阐释,特别是长征沿线地区要充分利用地理优势,追踪长征精神的地方实践,提炼长征精神弘扬的地方贡献。
二是加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征沿线存留了数量庞大、类型丰富的长征文物和文化资源,它们见证长征历史、展现长征文化、承载长征精神。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是整合长征文物和长征文化资源的顶层设计,是长征文化、长征精神的具象化。要综合考虑长征文物和长征文化资源的整体布局、禀赋差异及保护管理需求等情况,建设好管控保护区、主题展示区、文旅融合区、传统利用区。要聚焦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教育培训六大工程,推动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建设。要坚持以保护好长征文物、讲好长征故事、传承好长征精神、利用好长征资源、带动好长征沿线发展为总体建设目标,推动长征精神、长征文化具体化、具象化。
三是加强长征文化的国际传播。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长征精神、长征文化属于世界。要加大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长征实践的国际传播力度,展现中国共产党人勇立潮头、踔厉奋发的形象,展现中国人民百折不挠、自信自强的形象。要加大对参加长征的外国友人、受到长征精神鼓舞的国际友人支援中国革命史实的国际传播力度,揭示长征精神、长征文化的感召力。要加大对长征精神具有的普遍价值的国际传播力度,加强各个国家间的团结互助,齐心协力破解人类共同的难题,冲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面临的重重阻碍。
注重信仰化弘扬
“长征”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古诗词赋予其“远征”“长途跋涉”的文化意蕴。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饱含了攻坚克难、走向胜利等丰富内涵。新时代要把握长征具有的坚实文化根基、具有的“信仰化”群众基础,精准抓好群体、精心抓好个体,推动人格化、信仰化弘扬。
一是精准抓好群体。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筑牢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之基的优质养料。抓好群体,就是要抓好党员干部群体,特别是长征沿线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要用长征精神武装党员干部头脑,通过开发高水准教学资源,依托系统的长征主题教育培训,建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点亮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之光。
二是精心抓好个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人们惊诧于具有史诗般意义的万里长征,认同长征精神,习惯于以长征自我鼓劲。每当遇到困难或者深处逆境时,总是拿长征作比,自我激励道:“苦不苦,想想红军长征二万五”。抓好个体,就是要继续推动个人的长征体验,通过“重走长征路”、读长征故事、观长征主题展览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增强抗挫折能力、提高攻坚克难能力,遇到过程曲折、前途光明的大事要事时自觉同历史上的长征相类比,鼓舞自己、警醒自己,深知万里长征百折千回,取得最终的成功仍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仍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真正将长征精神人格化、信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