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康明斯

福田康明斯 / 正文

为新时代新征程美丽中国建设增光添彩

2023-02-15

  作者:宋鑫(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节能)作为一家以节能环保为主业的中央企业,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历史主动,发扬斗争精神,努力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力量。

  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对建设美丽中国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必须坚定扛起服务绿色转型的责任担当。中央企业是推进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中国节能强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政治责任,在加快自身绿色发展上走在前,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上作表率,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定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更多“绿色能量”。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必须突出绿色发展,加快做强做优做大节能环保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是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节能锚定世界一流,把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加快关键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运营管理创新,有效破解绿色化、低碳化发展的难点和痛点,以产业做强做优做大为支撑,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绿色新动能。

  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方法,必须着力提升系统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看家本领”。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中国节能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强固产业链条,优化主业结构,创新合作模式,在巩固已经取得环境治理成果的基础上,助力社会实现更高质量绿色化、低碳化发展,为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必须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提供碳达峰碳中和专业化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各城各地、各行各业,每个社区、每个家庭乃至每个人,都是这场变革的参与者、贡献者,全社会对涉碳专业化服务的需求将更加迫切。中国节能认真落实“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要求,致力打造成为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军者以及低碳零碳负碳原创技术策源地,着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智力供给能力以及示范带动能力,力争成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参与者、突出贡献者和积极引领者。

  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央企力量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紧围绕主责发展壮大主业。中国节能党委将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重要任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联学联议,党委会“第一议题”跟进学习,定期举办“中国节能大讲堂”。认真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国资委党委工作要求,加强顶层设计和通盘筹划,在市场拓展、科技创新、深化改革、强化管控、风险防范等方面出台了“一揽子”有力举措。近年来,中国节能顶住疫情防控压力,加大市场拓展力度,狠抓科技创新及提质增效稳增长,核心主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等主要经营指标持续增长,实现了规模与效益“双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国家队”和“主力军”的作用不断彰显。

  创新模式推进环境治理,主动担当作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主体平台作用,针对沿江环境条件和资源禀赋“问诊把脉”“抓方拿药”,探索形成“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的贵州武陵山模式、“有机废弃物处置+清洁能源+有机农业”的贵州毕节模式等创新治理模式。在安徽合肥,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消减、末端治理”的理念,采用微生物成矿防渗、土壤原位基质改良、酸性废水原位修复等创新手段,让巢湖区庐南矿山生态“改头换面”。截至目前,中国节能累计在长江经济带签约并实施各类节能环保、生态修复及绿色发展的项目已超过500个,项目金额超过1300亿元。

  发挥节能环保全产业链优势,有效提升环境治理综合效能。中国节能已经构建了从规划咨询、研发设计、投资开发,到装备制造、工程建设、运营管理、投融资服务等节能环保全产业链条,具备为一个区域、流域提供生态环境综合服务的能力,这与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要求高度契合。近年来,中国节能依托自身优势,持续推进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由点及线到面持续推动生态环境整体保护和系统修复。在湖北咸宁,积极打造“源头控污+系统截污+全面治污+生态修复”综合解决方案,对滨江生态环境污染治理进行一体化设计、系统性施工,确保一次性修复到位,项目沙盘作为陈列品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展出。

  围绕实现“双碳”目标,专注开展碳达峰碳中和专业化服务。制定出台《中国节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作出“1+3+3”的战略部署,积极构建服务国家“双碳”战略业务布局,引领中低排放型企业“双碳”行动。积极开展新型综合能源服务,推进“源、网、荷、储”整体协调耦合,实现多种能源综合管理及供能设备优化调度。加强“双碳”智力标准供给,为全国多个重点城市和央企提供“双碳”路径和案例研究。截至2022年底,中国节能绿色电力装机容量已达1776.67万千瓦,同比增长23.93%。发电量281.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67%,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2124.21万吨,节约标煤852.07万吨。作为2022年冬奥会绿电供应商,中国节能以零故障、零隐患出色完成奥运绿电服务保障工作,为兑现2022年北京冬奥会碳排放全部中和的庄严承诺作出了积极贡献。

  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高质量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各方面

  以综合解决方案为抓手,做好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大文章”。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积极打造更多更好的综合解决方案,把节能环保全产业链优势转化为综合治理优势。以绿色低碳园区、生态环境系统修复、流域综合治理等为重点,加快多业务横向协同,以产业链协同推动跨业务、跨专业、跨层级整合,增强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协同能力和耦合效应。基于综合解决方案完善市场开发体系,加快区域中心建设,健全考核激励措施,实现市场资源优化配置,更好满足绿色低碳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服务需求,同时培育差异化竞争优势。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对标世界一流完善管理,巩固提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效,加强综合解决方案支撑能力建设。

  以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提升节能环保低碳原创技术“话语权”。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大力实施技术带头人建设工程,以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为抓手,持续完善研发体系,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健全科技创新考核体系,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落实落地。全力打造北京顺义科技创新基地,建好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实验室、生态产品发展研究中心、长三角低碳环保技术研究中心等重要平台。优化“零碳产业+负碳技术”双驱动布局,推动水务智能化低碳污水处理厂、近零碳产业园区和“零碳建筑1.0”、“城镇污水处理厂智能监控和优化运行关键技术”等推广应用,以技术创新实现“双碳”目标和绿色转型。

  以积极稳妥推进“双碳”为契机,打造碳达峰、碳中和专业化服务“新高地”。认真落实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要求,协同减污降碳,优化污染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模式,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方案的迭代创新,将实现“双碳”目标行动与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工作协同融合,构建能源节约、环境保护及生态价值一体化的绿色生态商业体系。加强能源清洁低碳化利用,以数字化技术为驱动,推动供需精准匹配,打造“清洁能源生产+节能服务+清洁供能”的融合生态,助力区域绿色发展,服务工业企业、建筑等高耗能领域低碳转型。认真落实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积极开展涉碳政策咨询、重点行业和区域碳达峰路径研究制定、气候投融资制度体系设计、国家碳交易市场建设以及重点行业企业碳核算方法学研究等,推动相关领域“双碳”标准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