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巴集团公共汽车公司

深巴集团公共汽车公司 / 正文

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打造发展改革系统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品牌

2024-12-31

  作者:王莹(国家发展改革委),胡晨沛(国家发展改革委),吴限(国家发展改革委),文雯(国家发展改革委)

  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解决“两张皮”问题,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的应有之义,是切实强化党建对业务引领作用的现实需要,更是驰而不息抓好各领域、各层级单位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

  笔者在山东省的基层调研中,以发展改革系统为切入口,找到了一种切实有效的方式——三级联动。山东省发展改革委统筹省、市、县三级发展改革部门,既重视上下联动,以机关带系统,发挥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的协同作用;同时也重视内外联动,创建符合自身特点的“3+N”联动品牌,打造“亲清发改会客厅”,辐射N个经营主体,凝聚起推动发展改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三级联动”模式的具体情况

  组织融合是有效解决机关党建“两张皮”和“空转”的关键一招。加强党建与业务融合,关键是在于建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体系。本案例坚持以联促融,以联促建,持续优化健全工作责任网格,真正做到将支部建在连上、将党旗插在事上。

  (一)用好“联”的机制,“手拉手”共同发展,下好赋能“一盘棋”。省、市、县三级机关党建和业务均各有侧重,做到党建与业务互融互促,要下好目标聚焦“先手棋”,通过业务处、科纵向成立模范机关建设“推进单元”,聚焦一项或多项年度重点工作落实,制定联动举措,开展联合攻关,建立上下贯通的责任链、督导链。要下好统筹协调“配合棋”,将三级联动建设模范机关结合述职述廉、工作总结等时机,各级党组织定期听取并分析研究模范机关建设情况,建立双向评估制度,从组织领导、工作推进、取得成效等方面“以上看下”,从工作作风、服务基层、遵规守纪等方面“以下看上”。要下好评估督导“考评棋”,采取积分制每月量化赋分,每季度通报讲评,年底进行评选表彰的方式,努力形成双向促进、共同提高的工作格局。

  (二)凸显“联”的成效,“实打实”担当作为,形成党建引领“一面旗”。省级部门通过印发“三级联动”建设模范机关工作计划,提出落实好“八个一”工作,为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地提供重要保证。聚力打造“智慧发改 亲清服务”品牌。深化“双联共建”助力乡村振兴,省市县三级联动聚心聚力聚智,不断拓展联村、联企、联社区的新模式新路径。在各市分别确定一个先进基层党组织,作为省市县三级发改部门党建联系点,蹲点调研、破解难题。开展“发改一线党旗红”党建提升行动。强化党员干部服务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和工作导向,引导党员干部通过担任服务专员的形式投身服务项目“主战场”,参与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工作的一线攻坚。建立融指导、服务、督导、交流于一体的“区块协同”机制。推进“支部联企”等重点工作,引导发改、住建等经济区块单位在业务链条、项目一线等成立临时党支部开展绿色服务,帮助企业解决产品供需渠道不畅等问题。

  (三)发挥“联”的优势,“点对点”优质服务,扩大发展“朋友圈”。各基层政府部门积极探索“政府对接+项目融合”发展新路子,实现党建提质、项目赋能互促互赢。协同畅通共建渠道,服务经济发展更有“力度”。通过在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等一线建立临时党支部,全力构建党组织、参建单位、职能部门等多方参与的党建联合体,强化沟通会商、协调联动,推动项目早落地、快推进。协同优化管理平台,服务经济发展更有“厚度”。某市通过对116个县级挂图作战重点项目由全县党员领导干部直接包保,动态管理,通过临时党支部延伸服务触角,精准对接、服务项目,闭环受理帮助项目纾困解难,实现项目建设“无缝对接”。协同创新共建载体,服务经济发展更有“深度”。各地围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重点工作,推行“乡村振兴金融专员”机制,打造“党建引领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样板片区,成立统筹整合区财政、农业、人社等职能部门力量的发展服务团,为片区项目审批、人员招募、资金申请等提供“进驻式”服务。

  二、推动“三级联动”需警惕的五种主义倾向

  党建是做人的工作,业务是人做的工作,强化机关党建质量保障,“人”是重点、“做”是关键,既要强化党建育人铸魂的作用,也要发挥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际工作中避免五种不良倾向。

  (一)少数人在干、多数人在看的形式主义。关键是对“谁来联动”的认识不够到位,容易出现党建工作一人做、多数人看的被动局面。具体表现为:一是把党建内容等同于党务工作,谋划党建仅局限于党务工作。二是把党建主体剥离出业务主业,党建业务骨干成为“三级联动”的“局外人”。三是把党建客体圈定为党员干部,对非党员的理论学习、辐射不足。

  (二)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虚功主义。关键是对“为什么联动”的认识不够到位,仍不同程度地存有“三级联动”是“软指标”、业务是“硬任务”的思想偏差。一是“泡沫党建”,有的党组织书记将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下压。二是“概念党建”,一些党组织热衷于抛概念、造品牌而非本质创新。三是“跛脚党建”,一些单位党小组功能弱化、职能虚化、角色淡化。

  (三)喊口号主动、抓落实被动的痕迹主义。关键是对“怎么样联动”的路径没有摸清,未能认识到党建与业务融合最关键的是抓好贯彻落实。一是缺少“上下”结合,党建工作走不出屋子、走不进群众。二是缺少“前后”结合,事前建台账轰轰烈烈,事后抓落实冷冷清清。三是缺少“远近”结合,党建工作闲时抓、忙时放,缺乏长远谋划。

  (四)学习求共性、应用没个性的本本主义。关键是对“联动的内容”把握不准,在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中缺乏分类指导、精准施策。一是从组织架构看,部分单位出现党建与业务“一对多”情况,导致党建“失焦”。二是从理论学习看,多数党组织的理论学习内容平均用力,缺乏突出重点。三是在品牌建设上,党建+”系列品牌忽略与实际“融合”,把“党建+”机械化应用。

  (五)业务是显绩、党建是潜绩的功利主义。关键是对“联动的评价”不够科学,就“三级联动”机制形成系统的质效评价体系缺乏判断“联动好不好”的标准。一是评价体系“一实一虚”,大部分单位缺乏党建工作开展状况的评价体系,党建缺乏硬指标约束。二是学习载体“一硬一软”,学理论变成学业务、讲党课变成讲工作,党建为业务“让道”。三是干部晋升“一热一冷”,人事调配形成业务转党建易、党建转业务难的格局。

  三、以“联”为方式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党建与业务的融合从来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行动指针。在落地过程中,既要在事前明晰要义之联,也要在事中做到工作之联,亦需在事后确保考核之联,方能真正打造全覆盖全链条的融合体系。

  (一)充分发挥党建对业务的引领保障作用,明确融合发展的要义。以“人”为核心,牵住“关键少数”的牛鼻子,提升“最大多数”的思想认识和参与度。一是紧盯“第一责任人”作用发挥。用好党组织书记述职考评机制,督促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二是探索业务骨干“一岗双责”机制,以干部融合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真正做到党建与业务齐抓共管。三是以“全覆盖”的力度推动广大干部学思践悟、学用结合。面向普通党员干部、青年干部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结合工作实际互学互鉴。

  (二)探索启动“3+N”联动试点工作,注重融合发展的实效。总结提炼山东发展改革系统“三级联动”经验,选取部分党建和业务工作基础好的党支部作为试点,探索综合运用“3+N”的联动机制。一是“委机关司局+省级发改委+市县发改部门+某个重大专项工作”,强化专项工作的组织保障,提升工作的实施效率。二是“委机关司局+省级发改委+市县发改部门+某个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重点企业”,通过联的形式,解决发改部门处室和具体经办干部投身事业时对“边界感”把握不准的顾虑。三是“委管理部门+委党建先进的业务司局+委属企事业单位”,以先进带动后进,解决党建质量不平衡、需要向委属企事业单位进一步延伸的问题。

  (三)不断优化定性评价和定量考核,增强融合发展的力度。科学设置机关党建与发展改革业务一体考核评价的指标,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与激励作用。一是细化融合目标,探索实行党务干部“双评双优”制度,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考核综合评价。二是具化考核指标,注重工作实绩的考评,建立可量化、易比对的评价指标。三是实化机制执行,对考核排名靠后的党组织、党员干部制定制定清单台账,给予考核减分和提醒谈话,以考核刚性约束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