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三局集团

中铁三局集团 / 正文

航天科工集团智能科技研究院: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2023-02-10

  作者:程进(航天科工集团智能科技研究院临时党委书记、总经理、常务副院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并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安排中明确指出,到2035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科技强国。航天科工集团智能科技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智能院”)肩负着构筑集团公司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总体力量和核心力量、打造新型战略科技力量的重任,必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原始创新策源地,有力支撑世界一流航天防务集团公司和世界一流军队、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建设。

  深刻领会和把握党的二十大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自立自强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

  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生产力提升的关键要素。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过程中,航天智能院更加深刻体会到,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必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定不移走好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要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全面落实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各项战略部署。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成为关键变量,是国际竞争和大国博弈的主战场,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新时代新征程,航天智能院将紧紧抓住科技自立自强这个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开展科学研究,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增强应对外部重大风险挑战的抗压能力、应变能力、对冲能力和反制能力。

  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要坚持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双轮驱动,加快形成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相匹配的科技创新体系。提供更多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供给,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制约,推动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迫切需要建立与此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以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强劲“动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的“势能”。新时代新征程,航天智能院将坚持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协同发挥作用,从系统布局、体系构建、跨界协同、模式变革、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入手,不断建立和优化强有力的科技创新统筹协调机制和决策高效、响应快速的扁平化管理机制,加快形成与科技自立自强匹配的“顶层设计牵引、体制机制保障、人才队伍支撑、特色文化带动”的管理创新模式。

  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并努力成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科技型骨干企业是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供给体系的中坚力量,是国家创新发展的主导机构,是国家现代产业创新体系的核心主体,是协同共创区域创新体系的战略支点,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新征程,航天智能院将始终牢记肩负的使命责任,积极发挥好科技型骨干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加快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不断增强原创技术需求牵引、源头供给、资源配置、转化应用能力,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为实现我国整体科技水平从跟跑向并行、领跑的战略性转变贡献力量。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自觉肩负起科技创新的使命责任,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党的二十大对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了全面部署,航天智能院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肩负起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及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努力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在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

  忠实履行“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的神圣使命,有力保障和维护国家战略利益。航天智能院将始终秉承“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立足开拓集团公司人工智能科技新领域的定位,聚焦影响主责主业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核心领域,重点瞄准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发展,高质量完成好重大项目的论证、实施和攻关,持续推动装备体系化、体系智能化、智能实战化,进一步巩固集团公司在航天防务装备产业、新兴战略科技产业的领先地位,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捍卫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供科技支撑。

  加强原创性、引领性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牢牢掌握创新主动权和发展主动权。航天智能院将切实履行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职责,按照“四个面向”的战略方向,加强原始创新能力,系统开展基础理论与共性技术研究、标准规范制定等应用基础研究,攻克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卡脖子”难题,形成一系列支撑智能化体系建设的原创性成果,抢占基础前沿技术高地。紧跟智能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将原始创新与技术创新深度耦合,深化专业体系建设,立足国家重大需求和应用场景,积极组织、深度参与跨学科、跨领域的科技交流合作活动,加强对颠覆性、原创性技术的培育和挖掘,前瞻部署战略性技术研发项目,力争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构建人工智能领域开放协同创新平台,推动科技链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航天智能院将充分融合市场需求、集成创新、组织平台的优势,以“强核心、强共建、强协同、强支撑”为核心理念,连接好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优势高校和集团公司装备研制单位,强化与各类创新主体有机衔接和紧密配合,通过构建创新联合体、组建创新联盟等有效协作机制,构建从基础原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到产业化应用较为完整的产学研链条,推动科技链、创新链与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形成示范性应用转化,努力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

  打造管理创新“试验田”,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创新是全方位、系统性的创新,管理创新是其中重要一环。航天智能院将坚持先行先试,推动形成布局更加系统、制度更加完善、机制更加灵活的创新体系,以管理创新带动科技创新,不断培育发展新动力、打造发展新优势。

  强化科技创新顶层设计。紧密结合航天智能院未来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使命任务、发展阶段、外部环境,选准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必争领域和重点方向,建立常态化战略研究机制,明确科技创新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形成指导航天智能院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增强科技规划对科技任务布局和资源配置的引领作用,构建“战略研究—规划部署—任务布局—组织实施”的有效衔接机制,形成“强化使命—谋篇布局—聚焦重点—联动执行”的科技创新战略管理能力。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按照“流程先行、渐进改进、固化制度”原则推进管理创新实践,建立健全激发创新意识、营造创新生态、鼓励创新思想和行动的制度体系,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体系制度。在构建鼓励创新的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基于底线与风险管控梳理“最小化核心管理权责清单”,对各级管理充分授权,释放创新活力。以“战略管控、资源配置、风险管理”为职能目标构建院本部组织机构,通过不断提升院本部专业化水平,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组织体系。

  构筑科技创新人才高地。建立人工智能领域“高精尖缺”目标人才库,通过市场化机制柔性精准吸引创新人才,有针对性、有差异化地引进和培养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卓越工程师,致力于打造一批具有良好科学素养、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多元化人才队伍。建立适应颠覆性前沿技术创新的特色岗位体系,将创新能力作为关键岗位任职条件,建立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核心人才薪酬激励政策,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推动薪酬分配向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倾斜,对承担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的科技领军人才实行薪酬“一人一策”,形成高端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局面。

  厚植科技创新文化土壤。以建设世界一流智能研究院为目标,深入凝练航天智能院“惟实励新,智胜未来”的核心文化理念,培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意识、营造科技自立自强创新环境。将核心价值观与新发展理念融入企业治理体系、制度建设和科研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深化形势任务教育,加大先进典型表彰奖励宣传力度,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投身于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航天智能院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坚持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两个轮子相互协调、持续发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智能研究院,为推动我国早日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